首先感谢溜达老师的共读课程编排,阅读完有关风险的相关内容后,重读这一章,我对“合理预期”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回顾一下风险-收益曲线,评估收益是否合理,首先是看市场收益环境,观察起点的收益水平,然后推演由起点出发,风险逐渐提高后的收益水平,评估某个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判断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风险,最后如果自己选择接受这样的风险,那么要做好风险控制,以求把相对风险降低。
> 没有哪一种投资行为会轻易成功,除非其收益目标在绝对和相对的风险之下是明确且合理的。
按我理解,这句话中“绝对风险”指的就是在风险-收益曲线中投资标的所代表的某一点的风险,而“相对风险”指的就是通过风险控制后在那一点降低(或提高,因为风险控制技术不一定都是正向的)的风险。
#### 为什么要求太高的收益是反常的?会带来风险?
当人们在贪求过高收益之时,往往也是市场情绪高涨之刻,那时就像是图中下面那条曲线一样,一部分预期收益由于投资者们过于高亢的情绪蒸发掉了。人们由于情绪高亢,无视了那些被蒸发掉的收益,换句话说,承担了更高的风险。
#### 如何区分合理和非合理预期?
合理就是合乎理性。对于如何进行理性预期,我总结出以下步骤:
1、评估市场收益环境或者说市场情绪,关注起点收益以及由起点出发的风险-收益曲线,如银行存储利率、国债利率、股指年化收益等等;
2、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资金上和心理上都需要进行考量。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在场内的投入会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风险发生,我有没有应对措施?市场波动对我的情绪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有资格站在场内资金的背后吗?······如此反思之后,制定自己的投资原则。
3、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盈利为目的,选择接受相应的风险。另外,还要注意投资标的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条风险-收益曲线是会上下移动的,而且斜率也有可能调整,所以在接受风险之后,仍然需要对该投资标的的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4、进行风险控制,力求降低相对风险,也就是作者在“风险”相关章节所提倡的:“实现同等收益的前提下承担较低风险,或以相当低的风险实现稍低于其他人的收益”。
#### 重读本章后印象最深的句子
> 背负无力承担的风险,任何投资都会让你身陷困境。
人们真正能承担的风险往往会超出想象中能够承担的风险,正如人们时常会把责任挂在嘴边,但真正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仍然需要付出超出想象的努力。在逻辑课上,溜达老师也提倡对待重要的事情,不要过于乐观,要考虑到最差的情况,并且按最差的情况去设计预案,现实往往会比最差的情况更糟糕。所以,启动一个新项目或者准备做一件不熟悉的事之前,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
对于我来说,要时常考虑的是:我真的能承担这样的风险吗?
但也不必过于悲观,笑来老师说过“经历过微笑曲线的人会淡定很多”,从本质上理解:经历过代表具备既有经验,那就不是一件不熟悉的事了,而对于熟悉的事情,我们预估的准确性就会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