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
所谓作品思维,其实是让我们在做事时,有一个把事情做好的意识,然后把事情当做一个能代表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去做。
比如你是画家,那么你的画就是你的作品。你是作家,那么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就是你的作品。运动员的成绩就是她的作品。
## 写作思维
写作不用多说,每个人几乎从小到大都早已写过无数次的作文,不论好坏。
而这里提及的写作也不是如写文学作品般的那种写作。
这里提及的写作能力相对更实用,通过这项技能,你可以把一切能力、经验、知识、认识、思想等封装成内容产品,让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可传播、可出售、可复制,所以,写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要学习的高级技能。
首先之前提到过,除了企业有商业模式,个人也有,比如第一是一份时间出售一次,第二种是一分时间出售多次,第三种是购买他人时间再卖出去。
绝大多数人是在应用第一种模式,比如每天上班,月月拿工资的。当然,有的人是打零工的,收入更不稳定。而且这种模式下的人的玻璃定有限,很容易到,虽然多数人离那所谓玻璃定有很远的距离。
而第二种比如作家,企业家做出的产品等人在应用的模式。这些人花一分实在研究出一个可批量生产的产品,之后就可以一直销售了,几乎不用怎么再管了。如作家出一本书,老干妈香辣酱,可口可乐饮料的……
第三种模式是企业雇佣员工上班,然后把员工创造的内容再出售出去;或者投资人投资企业,相当于直接雇佣了企业家帮他做事一般。
第三种模式其实还有一个大用处而且也是如今更火的直播和短视频的底层模式——而且基本不用花钱买,只要粉丝数量够多,就能接广告。这相当于免费把这些人的时间卖给了广告主。
而写作可以放大任何一个模式,除了本就有第二模式的作用外,写作还能提升第一种模式的人的能力,让你越写越了解自己的能力。
就如上面说的,写作可以封装你的任何能力,然后将其放大,被更多的人看到,继而认识你。当然,前提的是内容有质量且对别人有用。
所以,要想写好,一点就够了,即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是否有用!有多大用?能持续有用吗!能否优雅的有用!……
除了上面说的了可以赋能个人的不同阶段的商业模式外,还能通过输出的方式达到"以教为学",即个人的成长。
通过对学习的知识以写出的方式再传递出去,即磨炼自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因为你自己是否真的懂,教别人就知道了,所以此时的输出是倒逼思考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还对他人有帮助,做到了并联的事情。
因此,这既是输出倒逼输入,还是学习效果的放大器。通过看到某个知识,对此输出一篇内容,不仅对这个知识点加深理解,而且这个学习的方式更为先进,不同于以往的划线摘抄笔记但几乎不怎么思考的方式。同样也会在输出的过程中对内容再思考,形成反复思考的强化。
写作还是将个人能力放大的武器。你有一个能力和别人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完全不同,这点倒是如广告宣传推广一般的作用。
你会写作,就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写出来,形成个人能力的放大器。如前些年突然崛起90后自媒体李叫兽,在读研期间就被百度相中,并成为百度当时最年轻的副总裁。他就是通过写营销分析类的内容,然后被他人看到他的能力了,继而被招录。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外,还有另外一个更为简单更为基础的理由: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因为如果你能写出大受欢迎的内容,一定是你“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出众”的结果。就如李叫兽的文章一样。
况且写作哪哪都用得上,不论小到写个申请书,还是工作说明,大道演讲稿,短视频或影视剧的拍摄,都需要以文字稿的形式出现,然后才是各种拍摄。也就是说写作是底层技能,无论世界如何变,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当然,现在的你,怎么可能还没怎么样呢,一开口就有雷鸣掌声,一动笔就有滚滚财源?你现在当然跟我们所有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无人听,动手写字无人喝彩。正所谓人微言轻。可那又怎样呢?谁不是从一文不名开始的?谁没有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又有谁从一开始就站在山巅上?
所以,开始写吧,直接开写吧。
只要真写,就会真思考。而且越早开始越好,就越会通过时间的积累,形成壁垒。
---